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於9/6開展,活動至9/22止
主展區在「大湳森林公園」也就是保一總隊大湳營區舊址
副展區在「桃園市兒童美術館」、「西坡埤塘生態公園」
「溪濱公園」及「中大公園」。
▲這是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全展區分布圖
每天的開放時間是10:00-20:00,星期五、六、日10:00-20:30
部分作品在晚上會有燈光投射效果,白天、夜晚都有不同風情
▲以上資訊下載自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
更多即時訊息及詳細內容請上官網或FB瀏覽
▲重慶指玄街口有一個免費停車場,我們停在這裡再回頭步行至展場
假日因為人車塞爆會在和平路及重慶街口、和平路及重慶街53巷口及
介壽路二段133巷口進行交通管制。
▲園區有告示,也有活動DM可以拿著邊走邊看
▲大樹環繞、綠意盎然的環境讓人喜歡,雖然太陽依舊熾熱
保一總隊撤出大湳營區後由桃園市府管理,這裡老樹林立生態資源豐富
很有森林公園的潛力,營區內老舊房舍也會保留,目標將打造森林公園
所以目前整體環境看來還不太像公園,給人的感覺依舊是營區的樣貌。
▲這是看到的第一個作品「飛越桃花源」←點進連結可以看到完整的創作者自述
▲轉個彎看到草地上大大的標語
▲因為以前是營區,所以房舍外觀很一致
市集有小農產品及手工藝品,可以進去逛逛喔
聽著有點年紀的大哥跟志工聊著這裡以前的景象
哪個地方的哪個角落在他們那時候是怎麼利用的
阿肥也想起當初抽到金馬獎到金門當兵的時光
男生共同的回憶就是當兵吧,但現在不一樣了
▲最裡面有樓梯可以上去參觀
上面純粹是拍照空間,白色鐵網走起來軟軟的有點心驚驚
透過民眾參與取得民眾提供的物件,及採集大湳營區的豐富的歷史遺物與自然生態
以壓印翻模方式製作處理成動物或植物「印模化石」質感,營造現址博物館的氛圍
這區完全就是考古的fu
▲內部空間
▲「桃樂源」,花朵倒映在水中的畫面好拍也好看
地上像是彩虹波浪般的設計也是一個亮點,累的話可以在這裡小坐一下
作品外觀上是排列整齊的群聚型結構,象徵軍隊的紀律以及團結
由每一件可「旋轉」的動力裝置所構成,喻表軍人的敏捷與高機動性
平時有如儀隊,表演著整齊畫一的節目。時而全紅,時而紅白相間
表現滿地紅的博愛與自由意象。
▲「自然舞衣」晚上亮燈後很漂亮,就像一座發亮的小山丘
▲「變」
奧嘉.琪姆斯卡(Olga ZIEMSKA)在新作《變》中
運用臺灣原生自然建材「竹」打造了36件以桃園民眾之「手」為模的雕塑
集結為15呎高的戶外藝術作品。在融合自然與人體的同時
提醒著我們人類與自然同為一體,沒有分界,合而為一
▲接著是我這次最喜歡的作品「許多庭」
以牆的材料與形式作為舊建築改變的出發點,藉由局部影響整體
讓原本三棟獨立的建築,相互連結,並將原本著重的室內機能
翻轉成具有連續感的多重室內、外,建築與庭園的新關係
帶領大家一同經歷一場漫步於自然之中的環境閱讀之旅。
▲很喜歡這樣的空間,像院子一般舒服
飄盪池面的小船有著數十面大小不一的鏡子
經過的人們只消定睛觀看,即可看見萬花世界
▲表演舞台
▲「進程」
此作品為另一畫作「下一站」的延續
嶄新的車廂呈現的是人類文明與進步
是現代先進社會的表徵,但空無一人卻引出些許末世氛圍
試圖演繹人造空間與自然共處卻不顯違合的場域
企圖引發觀者的自我省思並期許萬物能和諧永續共存
▲這是「沙中房間」免費參觀的一小區
旁邊的VR體驗採「網路預約」或「現場登記」兩種報名方式
每場次限4人體驗,VR我們就沒有體驗囉。
遺世獨立的大樹及葉梢邊瀰漫闊散的霧水,與地面上的多重圓圈圖騰互相呼應
引導觀者感受平衡與不平衡、自然與人之間互相依賴共存的生命新視角。
▲「風彩」
透過盛開的植物造型裝置作品
展現多色彩、充滿視覺擴散的感覺
呼應主展區許許多多擁有旺盛生命力的自然生態
綠色的網子會轉動現場看蠻漂亮的,這邊也可以坐著休息
▲「然然造間」的自然元素是水,遊客站在水霧中拍照。
美食區位置在桃樂源旁邊,有指標很明顯
小朋友可以玩套圈圈,也有其他小遊戲。
吃的大都是炸類,也有潤餅、烤香腸山豬肉、飲料
屬於邊走邊吃的食物類型,我們沒把作品全部看完
想說先去中壢吃米干比較要緊,哈哈哈
【大湳森林公園主展區】
地址:桃園市八德區重慶街36號
電話:03-3322592
開放時間:星期一~星期四10:00-20:00
星期五~星期日10:00-20:30
留言列表